联系方式: 林经理 18059080437(微信同步)
RO 膜元件常见的污染物有哪些?
污染物的性质及污染速度与给水条件有关,污染是慢慢发展的,如果不早 期采 取措施,污染将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损坏膜元件的性能,定期检测系统 整体性能是 确认膜元件发生污染的一个好方法,不同的污染物会对膜元件性 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1)悬浮固体 悬浮固体普遍存在于地表水和废水中,其尺寸>1 μm(胶体可能会小于l μm),在未搅拌溶液中能以悬浮状态沉积下来(胶体会保持悬浮状态)。预处 理后指标应降 至:浊度<1NTU,15分钟SDI值<5。 (2)胶体污染物 胶体污染物普遍存在于地表水或废水中,该污染物主要存在于反渗透系 统的前端,其尺寸<l μm,在未搅拌溶液中微粒会保持悬浮状态,可以是有 机或无机成分 组成的单体或复合化合物,无机成分可能是硅酸、铁、铝、 硫,有机成分可能是单 宁酸、木质素、腐殖物。预处理后指标应降至:浊度 <INTU,15分钟SDI值<5。 (3)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主要存在于反渗透系统的前端,普遍存在于地表水或废水中 ,它般被吸附在膜表面,这些天然腐殖有机物来源于植物腐烂物且常带电荷 ,对于反渗透 膜元件的进水缺乏明确的TOC(总有机碳)含量规定,但是在进 水中TOC含量为2x10-5时应引起注意。 (4)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普遍存在于地表水或废水中,其特点是开始时易在反渗透系 统前端 形成污染物,随后扩展到整个反渗透系统,通常污染物为细菌、生物 膜、藻类、真菌,其警戒含量为每毫升10000cfu(菌落生成单位),因此必须 控制生物活性。
如何确定及诊断 RO 系统的故障?
在确定反渗透系统的故障时应该问以下几个问题。
(1)反渗透系统是否运转不正常?
(2)反渗透系统是不是在正常停机中停用时间过长?
(3)反渗透预处理或化学加药系统是否正常?
(4)确定是否在适当的进水温度、TDS值或pH值条件下使用?
(5)确定水流量和水回收率是否适当?
(6)确定压降(进水/浓水)是否正常?
(7)确定所有的仪器仪表是否校准?
(8)对产水流量和产水水质是否已进行标准化。
(9)逐段及逐个压力容器测量产水水质。
(10)检查每支压力容器密封件有无损坏。
(11)检测反渗透进水的保安过滤器是否含有污染物?
(12)检测反渗透膜元件是否被污染或被损坏。
(13)采样并分析反渗透进水、浓水和各段产水及总产水水质数据。
(14)将分析所得水质数据与反渗透设计的计算值相比较。
(15)以标准化后产水水质、流量及压降的变化为基础,确定可能的污染物。
(16)对预测的污染物及垢质进行清洗。
(17)分析清洗液中所含的污染物以及清洗液的颜色和pH值变化。
(18)将反渗透膜元件送出进行非破坏性的分析,并确定清洗方案。
(19)最后的手段是进行膜元件解剖分析和实验分析以确定污染物。
洗膜中心反渗透膜实验解刨
RO 膜离线清洗及注意事项和数量 RO 膜(反渗透膜)的离线清洗是一种重要的维护措施,用于恢复膜元件 的性能。以下是关于 RO 膜离线清洗的详细步骤、注意事项和数量的相关信息。
在线清洗和离线清洗的区别
(1)反渗透膜元件污染符合“重度污染”标准;
(2)反渗透系统通过在线清洗不能够达到系统额定标准的;
(3)水处理系统由于供水紧张而不能够进行在线清洗或没有在线清洗设备的;
(4)反渗透污染类型较为复杂,通过在线清洗容易引起交叉污染的;(反渗 透系统前段污染物可能会通过在线清洗被带入系统后段,而使后段膜元件遭受 污染的称为交叉污染),而离线清洗是单独分开的每只清洗,从而避免交叉污 染的情况。
离线清洗步骤
1. 性能测试:对每一支膜元件单独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包括:脱盐率、产水量、压差、 重量等,并作好测试前记录。
2. 了解系统运行状况:采集运行反渗透系统的各参数指标,作好原始记录。
3. 判断清洗流程:根据用户原水分析报告、性能测试结果及所了解的系统信息判断清洗流 程。
4. 污染物鉴定:通过特殊的设备、器具作进一步的验证,以确定具体污染物类型。
5. 确定清洗配方: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需清洗配方。
6. 试验性清洗:在反渗透专用清洗设备上用以上清洗剂结合物理处理清洗手段进行试验性 清洗,以选择恰当的清洗配方和清洗程序。
7. 处理所有膜元件:确定清洗方法,对以上所有膜元件进行处理。
8. 测试清洗后的膜元件:对清洗后的膜元件进入测试平台进行测试并作记录,不符合要求 的将重新送入清洗设备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
1. 清洗效果的监控:在清洗过程中可随时监测 RO 膜的清洗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清洗 程度。
2. 清洗液的配置:清洗使用的水源应为反渗透产水,清洗流速及膜压降应把握在膜的允许 范围内。
3. 避免过度清洗:膜元件清洗后产水量不能恢复到 100%是一个误区,实际上经过合理的 离线清洗后,产水量可以基本恢复。
4. 清洗地点的选择:完善的清洗车间环境对于离线清洗来说是不可必备的,专业的清洗车 间内清洗效果才有可能达到最佳。
数量考量
关于 RO 膜离线清洗的数量,具体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污染程度:当反渗透系统单段压差大于系统运行初期单段压差值的 2 倍以上时,或反渗 透系统产水量下降 30%以上,或单支反渗透膜元件重量超过正常数值 3 公斤以上时, 需要进行离线清洗。
2. 系统性能:如果反渗透系统通过在线清洗性能不能得到恢复,那么就需要对反渗透膜元 件进行离线清洗。
3. 经济成本:一旦清洗后不能恢复通量,建议更换膜元件,避免产水不稳定。 综上所述,RO 膜的离线清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且要注意各 种可能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同时,清洗的数量应根据污染程度和系统性能来决定。
抖音扫码可观看膜离线清洗视频
ROTEKER 全自动洗膜设备程序编辑原理
一、开机画面
1、开机画面需要体现“欢迎使用 ROTEKER 全自动洗膜装置操作系统”字样。
2、开机画面需要“选择本次需要清洗对应的膜腔室(1-6#可选)”。
二、洗膜流程(一共 4 个步骤): 洗膜流程需要进行 4 个步骤:原始测试、酸洗、碱洗、出厂测试。每个步骤需要 手动启动,也可以自动启动(设定自动时,就是上一个步骤完成之后就接着进行 下一个步骤),面板上需要设置:原始测试、酸洗、碱洗、出厂测试手自动点动 按钮,可实现每个步骤的手动、停、自动功能。
洗膜之前需要首先进行配液槽液位的确认,当液位处于低液位时需要进行手 动配液,画面设置一个配液启动按钮,配液分为酸液配液和碱液配液,配液的时 候启动相应配液补水按钮,首先开启相应的酸液配液槽补水气动阀或者碱液配液 槽补水气动阀,直至高液位状态停止补水,此时自动启动相应的搅拌机工作 15 分钟(可调),人工手动配液完成后等待 15 分钟到达即完成配液工序。
1、原始测试(手动或者自动启动原始测试按钮):是指被选定的膜壳内都有一只反渗透膜需要测试其原始数据,测试的时候需要确认几个事项:
1-1、原水槽的液位是否处在中液位以上的许可范围内,高于中液位启动测试, 低于低液位停止测试并报警原水槽缺水。液位由开关量高中低液位触发。
1-2、当原水槽液位低于中液位时开启原水槽补水气动阀直到高液位停止原水槽 的补水。
1-3、原水槽满足液位条件后,开启原始测试,开启原水槽出水气动阀、测试泵 进水气动阀、测试泵出水气动阀、1-6#相应的产水气动阀、系统冲洗排放气动阀 (启动 3 分钟后关闭,切换到系统冲洗回流气动阀)。
1-4、同步开启 1-6#相应进水调节阀开度,开度根据相应的 1-6#进水流量计的 6 吨/小时的流量设定进行调节,稳定在设定的进水流量范围内。同时测试 1-6#产 水流量计的数据,保持相应的 1-6#进水流量计的数据减去相应的 1-6#产水流量计 的数据等于 5 吨/小时,如果得出的数据小于 5 吨/小时则需要调节 1-6#相应的浓 水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使得该数据保持 5 吨/小时。
1-5、此刻稳定 3 分钟测试之后,关闭系统冲洗排放气动阀,切换开启系统冲 洗回流气动阀,稳定 5 分钟测试之后,同时计算以下参数的原始测试结果:1-6# 进水流量、产水流量、浓水流量、回收率、进水压力、浓水压力、原水电导、产 水电导、脱盐率等数据需要进行专用表格形式记录,届时电脑自动打印 出来单支反渗透膜清洗结果报告单。